新豐鄉位於新竹縣最北端,東連湖口鄉,西臨台灣海峽,南有鳳鼻尾山岡陵與竹北市相隔,北則以大深坑溪與桃園縣新屋鄉為界。傳說明朝時期,荷蘭人因船破登船該地,故此地稱紅毛港,其擁有豐富的海岸資源,是新豐鄉發展的利基所在;東南部則沿著省道台一線和鄉內的竹三線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地帶,使得工業發展更有寬闊的空間,為地方繁榮帶來相當大的助益;西濱快速道路的開通和沿岸濱海生態資源的利用,配合高爾夫球揚、遊樂區等據點,成為觀光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區。
新豐鄉古稱紅毛港的由來可循溯至新竹縣志的記載。傳說明隆武元年﹝1646﹞,荷蘭人因船破登陸紅毛港。時間距今三百五十多年。雍正三年﹝1725﹞,粵省陸豐縣人徐立鵬,到竹塹埔西北約二十里之紅毛港新莊子開墾,成為客家籍移入竹塹之始。來自金門以閩南為主的鄭氏家族,也陸續進入紅毛港開墾,後期移入新竹市區,前市議會議長鄭再傳的家族即為其一。
一九五三年五月,新竹縣文獻會委員郭輝,在紅毛港發現之「磨製石庖丁」破片及史前繩紋陶器碎片, 深受考古學界重視,文化遺物主要是紅色、褐色、淡褐色的夾沙陶。器型為侈口鼓腹的罐形器,口緣通常外侈低矮,少量帶有圈足,通常從頸部以下器身佈滿拍印的繩紋。石器以農業用具日常生活用具為主。
新豐擁有北台灣唯一的一處水筆仔與海茄苳混生紅樹林外,還有鳳崎晚霞及新近建成的西濱鳳鼻隧道等景點,各觀光景點介紹請見觀光資源項目之連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