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縣綜合發展計畫-新豐鄉 新豐鄉在歷史上的記載是荷蘭人最早登陸的地方,因此有悠久的開發歷史。由部份湖口台地和海濱沖積平原所形成的地形特色,構成新豐鄉基本的自然環境。以水塘埤圳為主的農業生產型態,種植稻米和果類。東南部則沿著省道台一線和鄉內的竹三線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地帶。 新庄子和山崎地區是新豐鄉最為繁榮的兩個地區,藉由縣道竹三線和竹五線連接。西濱快速道路的開通和沿岸濱海生態資源的利用,配合高爾夫球場、遊樂區等據點,成為觀光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區。 坑子口靶場位於新豐鄉南側,軍事管制區和軍事演習,阻礙了新豐鄉進一步發展的腹地。加上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,茄苳溪的污染、新豐火車站附近的空氣污染、少觀所附近的垃圾入侵問題,公共設施不足和品質不佳,都成為新豐鄉發展上的重要瓶頸。 接下來我們將新豐鄉分為幾個次區,並描述其重要的分區特色: 表14-3-1 新豐鄉各村分區特色 新豐鄉是新竹縣僅有的兩個臨海鄉鎮之一,有豐富的海岸資源,紅樹林已成為新竹縣重要的觀光景點;而新豐鄉也有悠久的開發歷史,紅毛港更是過去荷蘭人登陸的地方,。這些天然資源和人文史蹟成為觀光旅遊最好的競爭優勢。 新豐鄉的產業發展以農業和工業為主,北邊仍有大面積的稻田、瓜果耕種,更因此保留了灌溉用的水塘埤圳,形成極為特殊的地景;但隨著未來加入WTO,農業及農漁村聚落空間也面臨了轉型的壓力。此外,沿著縱貫線和新竹工業區所帶動的工業發展,也使得新豐鄉的工業發展有了更寬廣的空間,集中在新豐鄉南邊的產業發展,帶動了周遭商業、房地產的繁榮,與湖口、竹北的關係益形密切。 然而,經濟發展型態上的轉變,也為地方帶來了一些問題,例如工廠污水、廢氣所引發的環境問題,影響了居住品質,也對農業生產環境造成了破壞;快速失控而缺乏規劃的發展,帶來了都市公共設施不足及教育、醫療、文化休閒資源欠缺的問題;此外,坑子口靶場、濱海紅線區、廢棄物掩埋場、新竹軍用機場航道噪音等鄰避設施,則威脅濱海地區的生態及降低聚落生活環境品質。這些都成為新豐鄉轉型過程中,所面臨的嚴苛考驗。 根據上述對於地方特色和困境的瞭解,我們界定出新豐鄉未來的定位和構想如下: 新豐鄉未來發展定位 傳統農漁村轉型、再發展的典範 新豐鄉未來發展構想 整合海濱觀光資源,配合傳統農漁村轉型,成為桃竹苗的海岸休閒中心 |